**学校简介**
承千年文脉,扬湖湘精神。湖南工商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创建于1949年,享有“经济湘军基地,企业名家摇篮”的盛誉。她是一所院士领衔的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法学、医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大满贯高校。
学校拥有一批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为代表,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主任、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首席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在内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智院士9名、“杰青”“长江”等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70人;“绿色与智慧管理”院士团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拥有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等120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牵头建设省委省政府重大科技部署——湘江实验室,设有35个校级重点研究院(中心)。近五年国家级课题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含项目总牵头)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项目总牵头)9项,中国工程院重大重点咨询项目10项。学校教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光召科技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等奖励。一批智库成果进入党和国家决策。
**学院简介**
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是湖南工商大学面向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领域、贯彻“新工科+新商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理念的二级学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教授担任名誉院长。为服务国家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文化强国,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走质量立身、协同创新之路,开展数字媒体技术与人文学科跨界研究,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特色,培养基于学科交叉的卓越创新人才,以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和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
名誉院长。名誉院长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校党委书记,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及数据智能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院士咨询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陈晓红院士长期致力于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数据智能与智慧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为我国管理科学与智能决策理论方法创新、两型社会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师资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教授的前沿引领下,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5人,湖南省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荷尖人才)1人,望瀚青年英才1人;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博士23人。教师团队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学府。
人才培养。学院设有智能媒体系、数字传播系、数字人文系,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数字人文、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等5个本科专业,设立了数字媒体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元宇宙2个院士卓越班、融媒体卓越班,立项了“智能媒体计算”“元宇宙技术与应用”“科技与人文”“新国学与新思维”4个微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硕士学位点,新闻与传播、图书情报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与湖南省文联、长沙市委宣传部,人民网、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红网、长沙晚报、岳麓山国家大科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芒果TV、中广天择、顺风传媒、大汉集团等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主流媒体和头部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立项建设省级校企合作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4个。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30余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0余项。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学院参与了建设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信息智能与智慧社会全国重点实验室(筹)、湘江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湘商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现代商科人才培养教育研究基地”、元宇宙研究院、科技与人文艺术创新研究院、湘商文化研究院、湘商博物馆、融媒体采编播实验室、元宇宙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湘江实验室
▲信息智能与智慧社会全国重点实验室(筹)
▲融媒体采编播实验室
▲元宇宙实验室
▲湘商博物馆
▲元宇宙研究院 ▲科技与人文艺术创新研究院
学院牵头建设湖南工商大学“十四五”校级一流学科“数字传媒与人文艺术”特色优势与交叉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智能媒体计算、中文数字化与文艺智慧传播两个学科方向。并承办了麓山大讲堂、“人文工商”讲坛,以及麓山“数字传媒与人文”学术论坛等系列讲座,每年邀请学术权威、优秀青年学者以及行业专家作学术报告30余场,有效培养了师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顶天立地,开展有组织科研。学院教师近年来主持立项国家级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12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1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如下。
**师资招聘**
1.诚聘学科(方向)带头人和优秀(博士)师资
学科(方向)专业要求:
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②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
③新闻传播学(智慧传播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数字人文方向)等。
2.基本条件及待遇
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政治素质过硬,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家精神,遵纪守法、为人正直、爱岗敬业。
②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毕业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学术研究成果突出。
③本、硕、博三个阶段至少两个阶段所学专业为所引进专业的相关专业,博士专业必须为相关专业。
④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心条件,具有副高职称的年龄原则上要求在40周岁及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龄原则上要求在35周岁及以下。
⑤引进费16-80万,按所聘岗位兑现相应等级工资和绩效。应届博士来校即可享受讲师待遇,并享受长沙市人才补贴(3-10万)。工作满两年考核合格可享受副教授绩效工资基础。特别优秀人才可一人一策,待遇面议。
3.应聘方法
请准备以下材料电子版或扫描件发送至下面的电子邮箱。
①本硕博各阶段毕业证、学位证扫描件(博士未毕业可不提供)。
②身份证、职称证、代表性获奖证书扫描件。
③代表性学术成果(含论文、著作、项目、专利等)扫描件。
④专家推荐信2份(1份为本人博导,1份为同行专家,需注明专家联系方式)。
⑤湖南工商大学专任教师招聘登记表(word版本,湖南工商大学官网)。
⑥近期生活照1张。
提供的相关材料须真实有效,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岗位报名条件或提供的材料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
4.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李老师 13787109583、0731-88688327;
电子邮箱:szmtgcyrw@163.com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569号
学校官网:https://www.hutb.edu.cn
学院官网:https://szcmrw.hutb.edu.cn
学院公众微信: